大家好,关于柏树的嫁接时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嫁接柏树的方法有几种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One]、柏树的高压嫁接时间
柏树可以选在每年的4-5月嫁接比较好。
真柏适宜的嫁接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或9月(9月份嫁接后直到翌年春天不需要对接穗进行特殊管理)。这段时间气温和空气湿度都有利于接穗生长。
嫁接方式
嫁接真柏的目的是为了培育盆景枝条。真柏主要采用切接和腹接,以腹接较好,这样真柏枝条成活后有利于造型,缩短盆景成型年限。
接穗处理
接种以现采现接头好选取生长健州的扦插成活直立的真柏枝条(含有多个小分枝的枝条更好),每段截取10~15cm,用塑料保鲜膜将接穗包裹住,防止接穗水分散失。具体做法:从接穗下部预留1~15cm处开始缠绕保鲜膜,要裹紧,接穗梢部留0.2~04cm(露出一点芽头)不缠绕保鲜膜。保鲜膜越薄越好。
侧柏嫁接真柏方法我来教你
我们在嫁接之前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工具,这样才能在嫁接过程中从容操作。需要准备的工具主要有嫁接刀、枝剪、芽剪、薄膜、塑料袋等。
在准备好工具之后,选取一把合适的工具将柏树上需嫁接部位的外皮清理干净。通常是一些附着的灰尘、泥土、杂物等,清理干净之后才便于我们进行嫁接操作。
成年柏树上选取并剪取一段合适的枝条作为插穗使用。由于用于作接穗的树往往比较珍稀,可以剪取原本计划剪除的枝条作为接穗。
将剪取下来的枝条如上图一般制作好插穗。由于我们打算使用十字嫁接法来操作,所以在制作插穗的时候要细心,方法和力道上都要科学合理。
先在柏树砧木上被清理掉杂物需要嫁接的部位用工具刻出一个十字形,注意刻下的深度要适宜,需要接触皮层内部的木质部分,之后将划开的四个角的树皮适当撬起以便于接入插穗。
将制作好的插穗轻轻插入到十字型中,注意较粗大的一部分插在上方,较细小的一部分插入在下方。这样就初步完成了十字嫁接。
[Two]、真柏嫁接方法
嫁接方式
主要采用切接和腹接,以腹接较好,这样真柏枝条成活后有利于造型,缩短盆景成型年限。
接穗处理
接穗以现采现接为好。选取生长健壮的扦插成活直立的真柏枝条(含有多个小分枝的枝条更好),每段截取10~15cm,用塑料保鲜膜将接穗包裹住,防止接穗水分散失。具体做法:从接穗下部预留1~1.5cm处开始缠绕保鲜膜,要裹紧,接穗梢部留0.2~0.4cm(露出一点芽头)不缠绕保鲜膜。保鲜膜越薄越好,薄了黏性强,保湿效果好。把需要嫁接的接穗都用保鲜膜裹紧备用,当天采条当天接完,生长季节采的条如果当天接不完,应放在冷藏箱内储存。
?
嫁接操作
用锋利的嫁接刀快速将接穗下端两侧切削平整。在需要嫁接枝条的部位将砧木切开至木质部,用嫁接刀将砧木的皮部分和木质部分离开来,把切削好的接穗快速插入砧木的皮和木质部之间,对准一侧的形成层,用塑料绳把砧木和接穗相接处扎紧。
嫁接后管理
对砧木加强肥水管理,保证砧木生长良好。嫁接后要勤观察,定期查看接穗成活情况,如果包裹散了要及时用胶带缠上,以保证接穗内的空气湿度,提高成活率。嫁接48小时后,每天向砧木喷洒1~2遍水,创造适宜于节接穗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有利于接穗生长。嫁接50天以后,每隔10天左右用刀片把接穗包裹的塑料膜从顶部向下拆除2~3cm,直到把包裹的塑料膜全部拆除。拆膜时要仔细观察接穗的成活情况,不能一次拆除过多,以免导致接穗失水死亡。
[Three]、嫁接柏树的方法有几种
1.芽腹接2.枝腹接3.顶芽接4.顶枝接5.根芽接6.根枝接7.根芽接8.孔接;其中前7个是我们常见到的嫁接方式,但是都有的问题是~前期易风折,并且愈伤后跟自然生长的侧分枝比起来很容易看出来是嫁接的,愈伤不圆润,需要很长时间的生长才能让人觉的浑然天成;
但是最后一种嫁接方式却是不同的,其嫁接方式是在砧木上先钻一个比接穗枝条稍微大一点的孔,然后将接穗枝条下部皮层剥去一节,然后将接穗的木质部份插入孔中,最后进行包扎,其嫁接原理就好比是高压环剥,其愈合是四周愈合,因此愈合后视觉上更加美观,并且由于木质部插入了砧木内,所以有效的避免了前期的风折,这种嫁接技术早在很多年前都已经用在了盆景制作上,所以对于松柏类这种大型乔木个人推荐采用孔接。
[Four]、8月份柏树可以嫁接吗
可以。
8月份柏树可以嫁接。
侧柏适宜的嫁接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或9月(9月份嫁接后直到翌年春天不需要对接穗进行特殊管理)。这段时间气温和空气湿度都有利于接穗生长。
为柏科侧柏属的一种常绿乔木,在中国分布极广,北起内蒙古、吉林,南至广东及广西北部,人工栽培范围几遍全国,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柏树为一般对于柏类植物的统称,柏树包含侧柏、圆柏、扁柏、花柏等多个属。柏树分枝稠密,小枝细弱众多,枝叶浓密,树冠完全被枝叶包围,从一侧看不到另一侧,多为墨绿色的圆锥体。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雌雄同或异株,球花单生枝顶。球果近卵形。种子长卵形,无翅。
柏科共22属约150种,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中国国产8属29种7变种,分布几遍全中国。另引入栽培1属15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