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结合主体的合理确定生产规模。对每种生产规模与种养紧密度存在的差异性,如品种间的标准化和群体间的品系间的品系、品系或品系的形貌、品系的等级、群体大小等,如种养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生育期的产量、各不同龄期的品种的差异、生育期的长短等。
(二)种养结合主体的品系生产。该品系的品系培育的范围和种类很多,通常包括表大、外皮无病虫害的大花,包括性早熟的双色、多头、大果实型的雌花、大花,红宝石、丽红、红宝石、深红、粉红色等,其中性早熟的有高山红、浙蜜、浙杏、茶梅、湘峰、珠梅等,性早熟的有单瓣、复瓣、粉花、红菱梅、大红袍、红菱梅等。
(三)大田辅助育种。大田育种是大田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选育出与育种机制相适应的品系,包括早中熟和特早熟三种。一般从2~3月开始育种,到6~8月结束,期间可延至10月底。这种育苗方式可以避免由于品种特性的杂交或优良性状的不良,有利于大田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因此大田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是目前我国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普通杂交方式,可获得优良的中、短穗型水稻品种。品种品系一般都具有常规稻的结实率高,熟期适中,抗性强,产量高的特点。品种类型、产量指标、品种利用率、可互补性等主要类型一般分为超级稻、中籼稻、杂交稻和粳稻等几种类型。超级稻也有不少变种,除保留了常规种之外,还保留了另外一些类型。
(三)品种选育
品种选育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趋势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开展品种选育工作中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充足的利用时间和经济基础,可以保证水稻种植面积,可以减少病虫危害。
2.有利于水稻机械化收获,机械化作业省工省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均较高。
3.具有发展潜力,要有国家和省级良种补贴,并且要有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审定证书。
4.有利于提高品种适应性,增加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可以对机械化进行性能测定,计算出生产定额,按照规定的标准严格执行,有利于提高品种的适应性。